12月27日上午,汕头召开龙湖“呼援通”10周年总结暨全市“呼援通”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汕头方案”。
据介绍,“汕头呼援通”是汕头市在粤东西北首创的长者呼援公益志愿服务平台,成立至今已有十年。10年来,“汕头呼援通”汇聚青年志愿力量,始终坚持以敬老助老为中心,积极打造幸福养老、智慧养老、居家养老新模式,争当民生服务示范、公益志愿模范、基层治理典范。
截至目前,“呼援通”累计成功挽救400多名长者生命,为长者解决各类问题、困难和需求超23万件,收到长者及其子女来电来信感谢表扬7000多人次。“呼援通”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国家和省、市、区荣誉称号45个,成为汕头志愿服务最闪亮的名片。
让“老有所依”具体到细微之处
“志愿服务让我对汕头有了家的感觉”“除夕前夕,家里的排水口堵了,为了清理排水口,他们蹲在地上3个小时”……活动中,呼援通青年志愿者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感受,一封封感谢信也在活动中被分享,志愿者和受助老人们温暖的故事让人感动。
据介绍,“呼援通”最早由汕头市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于在2013年全国首个老年节启动,为全区80周岁以上老人试点开展服务,为每户配备一部“呼援通”座机和一个移动呼叫器,将老人的基本资料详细登记在平台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15分钟内,长者一呼即通,一叫就到,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龙湖区呼援通社工服务中心主任洪少毅介绍道。
近十年来,这支由332名有专长的“95后”组成的青年党员、团员志愿者组成的队伍,为长者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精神慰藉和法律支持等8大类170多项全公益免费上门服务,让“老有所依”具体到细微之处。“呼援通”志愿者们用爱心和耐心打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山东银龄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汕头市龙湖区委书记蔡向鸿表示,龙湖区将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挖掘呼援通养老服务新内涵,串联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长者饭堂、老年大学、社区护理站等服务节点,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打造新时代“幸福养老圈”。
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汕头方案”
据悉,汕头市现有常住人口554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超85万人,占比15.52%。
2022年,“呼援通”被推广到汕头全市六区一县,汕头还将“汕头呼援通”列入十大民生实事,为当地60周岁以上低保、困难老年人免费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汕头呼援通”志愿者队伍已达2400人,项目在线服务人数已达到3.62万人。
汕头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摸索出极具本土特色的“汕头呼援通”居家养老紧急援助服务,打造“志愿助老”的汕头样本,让城乡低保、特殊困难等老年群体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汕头素有敬老孝亲、热心公益的历史底蕴,以及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文化传统。”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表示,汕头将以优化提升“呼援通”养老服务为抓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擦亮城市文明底色,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人民生活更有品质,通过弘扬潮汕文化中蕴含的精华,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汕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