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京开幕。会议间隙,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就提高养老金来源的问题回答了提问。
刘世锦建议,资金可以来自政府刺激政策的资金和国有股权划拨资金,并强调需要完善养老缴费制度,多管齐下。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如何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以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稳定运行成为关注焦点。近期,关于国有股权划拨资金充实社保基金的讨论较多。
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的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以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实现代际公平,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
多位专家认为,提高农村养老金尤为迫切。刘世锦曾建议在一两年内将农民每月养老金从200多元增加到400元,尽管翻番幅度较大,但由于基数较低,实际金额仍不算高。若用三年时间将养老金提升至600元,达到目前农村低保水平,这一水平仍与城市退休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存在数倍差距。
刘世锦指出,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消费倾向较高。例如,向其提供1万亿元资金,消费倾向约为0.8,即他们会拿出8000亿元用于直接消费。根据学术研究,消费乘数效应大约为1.5,这将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对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个百分点的支持,具有重要意义。